宝宝添加辅食后,奶量怎么调整?1岁是分界点!

【导读】:宝宝添加辅食后,奶量怎么调整?1岁是分界点!宝宝添加辅食后,奶量怎么调整?1岁是分界点!

宝宝添加辅食后,奶量怎么调整?1岁是分界点!

好像“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”,一会儿感觉吃奶为主,一会儿又听人说辅食为主,真是难以抉择…

奶水是宝宝最好的的食品,但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,

辅食,简单的说就是协助食物,

一开始添加辅食时,通常是让宝宝试着体会辅食、接纳辅食,逐渐感受和适应食物多样化的过程。宝宝的辅食一般建议跟奶分配在一起,为确保奶量,建议先吃奶,吃完奶后,随后给宝宝试着少量辅食,再慢慢增加率。或者先吃奶,让宝宝垫垫底,婴儿在半饱时再尝试少量辅食,然后再根据必须吃奶。

这个适应过程大约不断一个月上下,可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调节,最后逐渐过渡到宝宝能将辅食做为独立的一餐。这个适应过程中,因为辅食进食量逐步增加,宝宝的奶量是从4-5个月的800-1000ml逐渐降低到6-7个月的700-800ml左右。

大约到辅食添加的第二个月,宝宝过了最初的适应阶段,已经适应了辅食后,就可以按顿吃,一般是喝完奶2~3小时后,再吃辅食。随着辅食量的逐步增加,宝宝对辅食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,可能吃一顿就能饱了,就可以尝试“一顿奶、一顿辅食”的形式饲养。一般推荐第一顿辅食安排到第一次午休醒来,第二顿辅食分配在第二次或是第三次午休醒来。

随着宝宝咬合、咽下、消化能力的增强,每日的饮食内容变得更加丰富,宝宝白天摄入奶与辅食足够支撑宝宝夜晚的能量消耗,因此没必要频繁切断孩子睡眠,一般来说6-8月龄的宝宝需要考虑断夜奶。自然,宝宝难以突然间断开夜奶,可以逐渐操纵频次或是打开喂奶间隔,比如之前晚间3小时左右吃1次,可慢慢延长到4小时,然后再5小时那样慢慢地衔接,让宝宝有一个适应的过程。

在一岁以内,奶还是宝宝的主食,要保证每天喝600ml以上,无论宝宝多么钟爱辅食,依然应该保证奶量的充足,让奶量和辅食相对平衡,才能给宝宝提供丰富的营养。如果孩子因为钟爱辅食而奶量不足,那么家长一定要适时调整宝宝饮食构造,纠正宝宝挑食习惯。

假如惯着宝宝先吃他爱吃的辅食,那么宝宝在胃已有“底”的情形下,对吃奶的热情就不大了。因此,可以试着在宝宝感觉饥饿时先喂奶再吃辅食。例如在早晨起来较为饿的时候,先让宝宝喝奶。

宝宝都喜爱夸奖,母亲要利用好此方法。在宝宝多喝一点奶,母亲一定要及时夸奖,这样宝宝会很开心,吃奶的热情也会增加。

家长要多多提示宝宝喝奶,培养吃奶习惯,如果每次只喝一点点,那就多喂几回。

如果父母给宝宝做的辅食的味道比较鲜浓,容易降低宝宝喝奶的热情。建议大家给宝宝添加的辅食尽量保持口味清淡:1岁前不放盐,半岁后能给油,3岁前慎重食用生抽、醋和游离糖。

美国儿科学会(AAP)提议母乳喂养至少持续12个月,世卫组织提议继续母乳喂养2岁或以上。据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提议:

1岁以后的宝宝,除了可以跟着大人的时间一日三餐,需在上午和下午的两餐以前,包含睡前,给宝宝喂一次奶。2岁之后宝宝可以少量试着纯牛奶、酸奶、乳酪,不能以此完全替代母乳或配方奶。

辅食取代奶液比例和时间有所不同,依据宝宝消化作用、食物、父母饲养行为不同而不同,

宝宝添加辅食后,奶量怎么调整?1岁是分界点!宝宝添加辅食后,奶量怎么调整?1岁是分界点!

在这个由协助转为主体的过程中,

注意:1岁以后的宝宝,进餐方式虽已逐渐向大人衔接,但宝宝的消化道仍在完善中,饮食不能和大人完全一致。这时候,宝宝要保持饮食清淡口感,可以多选用蒸、煮、炖等方式烹制,少放调料、少吃油炸。

随着宝宝身体、器官的发育,所需的营养提供会越来越多,只靠母乳和奶粉已经远远不够了。有的宝宝1岁还只喝奶粉或奶水,父母应该反省给宝宝添加辅食的“工作”是否在满6月龄时准时展开了。过晚添加会导致咬合和肠胃功能得不到充足的训练,严重的会导致宝宝难嚼、难咽、难消化。

假如已经错过了辅食衔接黄金期,宝宝已经一岁多了,钟爱吃奶,不爱吃辅食怎么办?可以试试这个方法——

总的看来,辅食增加和奶量减少是一个“相辅相承,暗流涌动”的关系。1岁之前,依据宝宝的生长发育特性,营养供给以吃奶为主食,辅食从旁协助;在这个此消彼长的环节中,奶量最初可能降低不明显,甚至不会减少,可是长远看奶量是展现日益减少的变化规律。1岁后,宝宝的食物从“以奶为主”转化成“以辅食为主”,辅食食物种类多元化,在提供均衡营养的同时,慢慢攻占主要地位,最终“辅食”变成宝宝“正餐”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极科视界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a1v.com/life/125.html

(0)
极科视界的头像极科视界
上一篇 2024年12月26日 下午9:00
下一篇 2025年1月9日 下午5:43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